國慶我在崗 奮斗不打烊——新能源公司兩大基地國慶堅守沖刺收尾交付
金秋十月,舉國同慶。當全國人民沉浸在國慶假期的歡樂與祥和之中時,在甘肅建投新能源公司新疆巴里坤基地與張掖高臺基地,正呈現(xiàn)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奮斗景象。為保障金風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Ⅰ標段+Ⅲ標段塔筒采購項目塔筒的收尾加工與按期交付,兩大基地全體員工放棄休假、堅守崗位一線,以“時不我待、攻堅克難”的實干擔當精神,為我國新能源產業(yè)發(fā)展貢獻自身力量。
巴里坤基地:嚴寒中的堅守,筑牢質量防線
地處天山北麓東段的新疆巴里坤基地,國慶期間已邁入 “零度以下”的寒涼時節(jié),凜冽寒風裹挾著寒意侵襲廠區(qū),但車間內卻滿是滾燙的奮斗熱情。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,焊槍迸發(fā)的火花如繁星般閃爍,切割、焊接、打磨、檢測……每一道工序都在緊湊有序地推進,勾勒出新能源建設者的堅守圖景。
“當前項目已進入收尾關鍵期,每一個塔筒的精度都直接關系到后續(xù)風電項目的安裝與運行安全,我們必須把好質量關,絕不能因假期而松懈”項目負責人介紹。為全力加快收尾進度,基地優(yōu)化了生產排班方案,將員工分為三班倒,24小時不間斷作業(yè)。技術團隊更是全程駐場,針對加工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細節(jié)問題實時調整工藝參數(shù),確保每一臺塔筒的法蘭平面度、筒節(jié)圓度等關鍵指標均達到行業(yè)高標準。
截至目前,新疆巴里坤基地已高效完成 90% 的塔筒加工任務,累計加工塔筒總重量超 16000 噸。當前,基地正針對剩余工序制定精細化推進計劃,細化分工、倒排工期,預計 10 月中旬可實現(xiàn)全批次塔筒的圓滿交付。
張掖高臺基地:協(xié)作中沖刺,跑出交付加速度
相較于新疆巴里坤基地的寒冷,張掖高臺基地的秋日更為溫和,但這里的工作節(jié)奏卻絲毫未減,反而因項目沖刺更顯緊湊。作為天山北麓風電塔筒加工項目的重要交付節(jié)點,張掖高臺基地承擔著該項目4、5段塔筒的生產制造、質檢驗收與運輸發(fā)運工作,國慶期間更是進入了“沖刺倒計時”階段。
走進基地生產車間,映入眼簾的是一派協(xié)同作戰(zhàn)的繁忙場景:技術人員拿著圖紙與工人仔細核對尺寸,質檢人員用專業(yè)儀器對每一處焊縫進行檢測,運輸人員則提前踏勘路線、協(xié)調物流資源,制定“驗收即發(fā)運”的銜接方案,確保合格塔筒能以最快速度奔赴風電項目現(xiàn)場。各環(huán)節(jié)無縫銜接、各崗位高效配合,凝聚成沖刺交付的強大合力。
堅守顯擔當,奮斗筑未來
無論是新疆巴里坤基地的嚴寒堅守,還是張掖高臺基地的沖刺攻堅,天山北麓風電塔筒加工項目兩大基地的員工們,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“國慶我在崗,奮斗不打烊”的責任與擔當。他們深知,每一臺風電塔筒的順利交付,都將為我國風電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添磚加瓦,為實現(xiàn) “雙碳” 目標注入更多綠色動能。
“雖然放棄了假期,但看到一個個塔筒從車間順利下線,想到它們未來能在風電場上轉動發(fā)電,就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?!边@是兩大基地員工們共同的心聲。在這個特殊的國慶假期,他們以奮斗為筆,在天山北麓書寫著屬于新能源建設者的最美篇章,也為祖國的生日獻上了一份充滿實干力量的賀禮。
通訊員:潘斌